
服務熱線
術后不適的預防和處理對策
- 分類:健康科普
- 發布時間:2020-11-11 08:28:58
- 訪問量:0
(1)寒顫:某些病人手術后回病房,會出現畏寒或寒顫,多由麻醉作用所致,會隨麻醉作用消失而消失,不必驚慌。一般給予蓋上被褥、放置熱水袋等保暖措施,效果較好,如效果欠佳,應給藥物治療。
(2)疼痛:術后1~2天傷口疼痛屬正常現象,應用止痛劑后可以緩解。一些病人往往擔心止痛劑用多了會上癮,您應改變觀念,24小時后疼痛逐漸減輕,到那時您自然就不需要止痛了。咳嗽活動等刺激往往會加重疼痛,可行半臥位,咳嗽時用雙手按壓傷口的兩側以減輕張力,減輕疼痛。
(3)手術后發熱:手術后由于組織損傷,蛋白質分解需要機體吸收,此時發熱一般在38℃左右,持續數天(一般三天左右)即恢復正常,醫學上稱為外科吸收熱,您不必擔心。如超過此范圍,應給予治療,降溫,可采取頭枕冰袋,酒精、溫水擦浴及藥物退熱等。
(4)惡心,嘔吐:惡心嘔吐多為麻醉反應,待麻醉藥物作用消失后即可消失,也可為胃管刺激所致,拔管后自行消失,嘔吐時應頭偏向一側,防止誤吸,癥狀輕者可做深呼吸以減輕惡心,重者可給予鎮靜止吐藥物。
(5)排尿困難:手術后您也許會遇到一個苦惱就是排不出小便,主要原因是不習慣床上排尿,應解除精神上的顧慮,增強自行排尿的信心,可行半臥位,聽流水聲,輕輕按摩下腹部,或在膀胱區給予熱敷等方法,只要思想放松,肯定能解決這個問題。病情允許時,可坐起或站立排尿,如效果欠佳,在無菌下行導尿術。
(6)腹脹:在腸蠕動未恢復前,腸腔內積氣過多,病人往往會感到腹脹或在腸蠕動恢復過程中會感到輕度腹痛,不必擔心,可以臍為中心,順時針方向由內而外按摩腹部,壓力由輕到重,可行熱敷,促進腸蠕動的恢復,多翻身或下床活動。
(7)咳嗽、咳痰:術后留置胃管,呼吸道分泌物增多,再加上傷口疼痛,不敢咳嗽,術后體虛乏力無力咳嗽,痰液積聚肺部而引起肺部感染并發癥。因此,術后有效的咳嗽排痰非常重要,一定要按要求進行有效深呼吸,有效咳嗽,盡力將痰咳出,我們也會協助您排痰,會為您的家人指導翻身,叩背,霧化吸入等措施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重大新聞

*網站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,就醫請遵照醫生診斷*